“移动堡垒”。在雷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的季节,车辆能否保持良好状态、行驶是否安全,直接关系到抢修任务能否顺利完成,更关乎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。
为进一步推动车辆管理标准化制度落地落实,该处制定极端天气车辆使用专项管理办法,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的车辆管控措施,各班组每日出车前需经班组长审核确认;极端天气时,非紧急抢修任务暂停出车,所有车辆由综合处统一安排。同时,严格按照“一车一档”电子台账落实,实时更新车辆的保养周期、维修记录、轮胎更换时间等关键信息,确保每辆车都处于“健康待命”状态。
日常检查必须形成标准化流程,做到“出车前必查、收车后必检、定期保养不松懈”。每日出车前重点检查轮胎纹路深度是否达标、胎压是否在标准范围,避免雨天打滑;刹车踏板自由行程是否正常,急刹时能快速响应;雾灯、示廓灯亮度是否充足;雨刮器胶条是否老化,保证刮水无残留。定期安排专人对车辆排水孔、电路接口进行清理,防止泥沙堵塞或雨水渗入,从源头减少故障隐患。
定期组织一次极端天气专、兼职司机驾驶专项培训,采用“理论+模拟”模式提升实操能力。理论课重点讲解雷雨天视线判断技巧、车辆打滑时的修正方法;模拟训练则利用场地洒水制造湿滑路面,让驾驶员练习低速跟车、弯道会车等场景。
极端天气过后,完成车辆“体检”:检查悬挂系统是否有异响;查看车辆是否进水,避免发动机受损;测试如车窗升降、灯光开关是否灵敏,形成“发现问题-解决问题-完善制度”的良性循环。
雷暴雨等极端天气如同“突击测验”,检验着车辆管理的标准化水平。下一步,修试管理处将严格落实每一项制度,把每一次检查做在细处,让每一名专、兼职司机练在平时,让抢修车辆在恶劣环境中“拉得出、用得上、保安全”,为电力抢修任务筑牢坚实的交通保障线。(邬泽宜)